“科技赋能 智汇诗城”--上海·马鞍山科技资源日活动圆满举办
10月11日-12日,由马鞍山市科技局主办,市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服务中心和上海研发公共服务平台-马鞍山创新服务驿站承办的“科技赋能,智汇诗城”科技资源日活动在上海成功举行。
本次活动旨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落实市第十次党代会和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要求,共有来自市、县科技部门以及安徽国星生物化学有限公司、安徽创杰环境科技有限公司、马鞍山市恒泰重工机械有限公司和马鞍山海森控电气有限公司等16人参加。活动为期2天,考察团队先后与上海应用技术大学、上海第二工业大学、上海微谱化工技术服务有限公司、上海牵翼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和上海时代之光照明电器检测有限公司进行对接。本次活动共呈现三大特色:
一是突出产业特色。本次活动围绕新材料、智能制造和节能环保等我市重点产业,精心筛选上海市相关领域内优势高校、科研院所进行对接,突出应用型特点,将技术成熟度、产业化程度和我市实际产业契合度作为优先考虑指标,切实提升科技成果转化成功率。
二是紧扣企业需求。市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服务中心扎实开展前期准备工作,利用开展长三角科技创新券政策宣讲契机,广泛收集企业需求并进行一对一的回访,从11项有效需求中挑选出代表企业,同时根据部分企业的个性化需求制定专项对接方案,如根据安徽创杰环境科技有限公司需求,安排同济大学教授与其进行面对面交流对接。
三是强化政策引导。今年初,我市被纳入长三角科技创新券通用通兑试点城市之一,市科技局利用此次对接活动的机遇向上海市相关高校、科研院所及服务机构广泛宣传我市科技创新政策,特别是长三角科技创新券政策,以利吸进更多优质的科技资源为我市科技创新活动提供服务,为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科技支撑。
安徽国星生物化学有限公司介绍:
安徽国星生物化学有限公司是以研发、制造、国内外市场为一体的利用高新科技已建设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集大型化、成套化、上下游一体化的生产新型“三药”(医药、农药、兽药)及“三药”中间体的环保型“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公司成立于2007年1月,坐落于安徽省当涂经济开发区,紧连长江黄金水道和205国道,占地面积1500余亩,现有职工885名。 近年来,公司先后荣获“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全国工业品牌培育示范企业”“国家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试点企业”“中国石油和化工民营百强企业”“全国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国家级绿色工厂”“2018年全国质量标杆企业”“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安徽省质量奖”“安徽省环保诚信企业”“马鞍山市长质量奖”等省级重大荣誉成果。并已成功组建“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国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安徽省院士工作站”“安徽省制造业创新中心”“安徽省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等12个省级以上研发平台。
近两年来,国星生化在外部经济不断下行的情况下,坚持技术创新、品牌培育、质量提升,依托产品、产业链、国际市场等优势,公司发展稳中有进,稳中向好。自成立以来,国星生化始终坚持围绕“生态链、产品链和循环经济链”的节能减排、循环经济模式建设项目,发展经济,取得了一定成效:一是建成了以拥有20多项核心发明专利为支撑、整体技术水平先进的人称杂环类“三药”及“三药”中间体“芯片”的、被美国人垄断半个多世纪的吡啶碱产业链,其中吡啶碱产能占全球45%以上份额,国内65%以上份额,并主导或参加制定了2项国家标准、5项行业标准,享有市场话语权;二是建成了集上下游于一体、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低毒、环境友好型有机磷农药循环经济产业链;三是建成了规模宏大、绿色环保,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生物化学VB3产业链,在中国农药行业率先实现了由传统农药转型为生化农业的历史变革。国星生化享有国际“话语权”产业链的建成填补了民族产业空缺,极大地提高了中国民族工业的国际地位和参与国际竞争的核心能力,开创了国家、企业、三农、环境等多赢局面,成为扬帆全球的优秀民族企业。
未来,公司将重点围绕生命科学产业,走专业全球化的科学发展之路,做大做强杂环类“三药”及“三药”中间体生命科学产业,立志成为全球绿色环保型杂环类“三药”及“三药”中间体的领导者。